当前位置:

一年一度的 “3·15” 晚会如期而至,自1991 年开始,这档晚会走过了 28 个年头。如今,它已经成为了品牌和公关们都最紧张的一场年度大考。

前两天的苹果客服窃密事件,以及作家六六手撕京东,让今年的 “3·15” 的“品牌点名”较之以往多了些火药味。一场2个小时的晚会所能承载的太少,只是冰山一角,水下硕大的部分才真的足以穿透视听,不仅反映了消费品质需要持续有力的监管的迫切性,更是对品牌建设敲响了警钟。


大卫·奥格威说:“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,它是品牌属性、名称、包装、价格、历史、声誉、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。”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,这是毋庸置疑的,但是品牌归根到底是属于消费者的。

海纳百川

有的企业将品牌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,他们对消费者保持封闭态度,为维护企业的形象时刻监控媒体、消费者的言行,并“暗中处理”,可谓战战兢兢、如履薄冰;而有的企业则将品牌还给消费者,对消费者保持开放态度,他们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都在消费者面前展现,他们同样欢迎消费者的投诉和建议,并第一时间公开、处理。如何选择,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。

开放坦诚

没有一个企业永远领先,也没有一个企业永不犯错,对于品牌来说,重要的不是一直领先,而是要在这个开放的世界中保持开放,在开放的环境中,消费者会为企业指引道路,也会为企业的错误指点方向,换句话说消费者会告诉企业怎么做,而企业只需要开放坦诚地照做就足够了。


发展铁杆粉丝

互联网时代的品牌经济,就是粉丝经济。每个品牌都需要思考是否具备实时回应消费者,以及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主动为自己正面传播的能力,这种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粉丝口碑的塑造变得越来越重要。如基于“为发烧而生”的小米培养的“发烧”文化圈得了一大批粉丝,这些粉丝时不时参加小米线上线下的活动,自愿参与MIUI系统的测试,为小米设计手机壳或者主题,他们俨然把小米当成了属于自己的品牌。


以上的做法同样也是品牌建设的冰山一角,想要掌握更多品牌建设和品牌发展的问题,还需要不断的探索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。修炼好品牌建设的内功,相信你离苹果 ,也只差咬一口的距离了。


标签:亚洲品牌网阅读次数:2366